10月16日上午9点,清风楼“文化八仙桌”迎来了从沧州师范学院走出的学术“大咖”,登上央视“百家 讲坛”讲“诗歌三曹”的王翔老师。沧州文化爱好者纷纷来到这里来一睹他的风采。王翔也为我们讲述 了他艰苦的求学经历和学术方面的独到见解。
作为沧州献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孩子,能够“进京”,而且年纪轻轻,就成为纪连海之后登上“百家 讲坛”的第二位中学教师,实属不易。王翔说,取得今天的成绩,受到父亲的影响很多,父亲是个农民 ,却不善营生,只喜欢读书,家里虽遭遇过搬迁、灾荒,其他东西不知丢了多少,书却一本也没丢。在 书香浓郁的家庭环境中,他酷爱书籍。在沧州师专念书,老师们每当找不到他,他的老师牛芙珍就会说 :“不用找他了,不用猜就知道他在图书馆窝着呢。”他那时最好的朋友是图书管理员。毕业后他回到 家乡献县三中任教,又经过4年的日夜苦战,打开了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大门,在此期间,他为 了省去做饭的时间,曾吃过一千袋方便面,王翔说,正是这“一千袋方便面”,才让他迈向更高的台阶 ,看到更远的地方。他的小学启蒙教师说:“王翔小时候家境贫寒,在家是个好孩子,在校是个好学生 ,一路走来,他的头发少了,胃口差了,让我感到很心疼。”
在研究学术方面,王翔老师有独到见解。许多人贬低曹操,同情曹植,忽视曹丕,而他独独推崇曹操, 赞美曹丕,却对曹植评价不高,使人们大大刷新了对“三曹”的评判标准,更新了人们的观念。王翔还谈到“三曹”与沧州的关系,讲述了这父子三人与沧州这片土地的渊源。他说,曹丕三次给他的朋友吴质写信,都提到了“南皮之游”。曹操喜欢“简单粗暴”地引用《诗经》的句子写诗,像“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”;而曹丕却继承了《诗经》的精神而把诗句写得华贵典雅。众所周知,《诗经》的留存离不开沧州历史名人献王刘德,而三曹,则是《诗经》的继承者和“搅局”者。在他们这里,中国的诗歌从四言变成了五言七言,而后才有了诗歌的“盛唐气象”。
王翔接受我校学生记者采访时要求师弟师妹们要刻苦求学,并写下寄语“图难于易,为大于小”。访谈结束后,王祥被热情的听众们团团围住,他为人亲和,一一解惑。听众们参加了今天的访谈后,感 触颇多。新华区宣传部一位干部说:“认定人生目标后只要坚持地奋斗,最后会有圆满的结局的。王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”
(作者 文学院学生 刘文婷 指导老师 刘桂茂)